正在加载页面……

« 野拂和尚不是李过千余件大顺档案重见天日,李自成殉难通城铁证如山! »
关于湖南石门夹山寺《圹符碑》的说明
〖字体大小:

李远国   王家佑

 

    1980年,在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奉天玉和尚“墓”中,发现了一通刻有道教符箓的(圹符碑》;其后,又有学者提供了陕西米脂县出土的一种符箓碑;以及陕西子州县风水先生张效嗣所画的二张符箓。并以之互证,认为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圹符碑》中隐喻着“闯王陵”三个字,夹山寺即为闯王李自成最后的归宿处。关于李自成的结局,我们知之甚少,缺乏研究,没有发言权。这里,我们仅就夹山寺《圹符碑》及相关的三种符箓,围绕符箓的本身,从历史的角度,借助文献的记载,加以考辨与说明,希望有助于学者们的探讨。
    一、这类符篆的由来
    这类符箓均出自道教,而与佛教无关。石门县夹山寺圹符碑上的符箓,道教称之为“阳圹符”:陕西米脂县出土的符箓,道教称之为“阴圹符”。至于风水先生张效嗣所画的两张符箓,恰好是阴阳相配的一对圹符。这类圹符,一般书写或刻制于墓砖、墓碑之上,用于墓室、陵园之中,以之镇墓解注,阴护后人,是一种镇墓符。圹,(说文)曰:“圹,堑穴也,从土,广声。”(释名)曰:“圹,旷也,藏于旷处也。”《广韵》亦云:“圹,墓穴。”
    在台湾满庭芳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的《灵符神咒全书》第39页、第103页均收有此类的符箓(见图一、二)。其39页的符箓有注曰:“圹灵符,男左女右,朱字写砖上。”是指用朱砂书此符于砖上.在阳圹符下方有注曰:“面书”,阴圹符下方有注曰:“背书”,似指一块砖上正面书阳圹符,背面书阴圹符。阳圹符右侧有注曰:“左右俱书‘宫商角徵羽,用钱九万九干九百九十贯’一段。”这是指应在砖上再写上一段“买地券”文.考古人造墓需用买地券之俗,唐代已见。
    唐天复元年(901年)所立(秦温买地券)曰:“有成都府华阳县灵关坊大道弟子秦温,就当县普安乡沙坎里,将信钱九万九干九百九十九贯文买地敬造千年之宅.万岁石城.今象就了,不敢不咨告天上地下土伯山灵地祗,左至青龙,右至白虎,前至朱雀,后至玄武。今日对闭,诸神备守温长生万岁,富贵长久,石人石契,不得慢临.若人吉宅,自有期契,天翻地倒,方始相会。今日吉良,告诸对闭主人,口望富贵高迁,子子孙孙永保万岁,急急如律令。”①
    北宋建隆二年(即南汉大宝五年,公元961年)所立(马二十四娘墓劵)亦曰:“大汉国内侍省扶风郡没故亡人马氏二十四娘,年登六十四命终,魂归后土。用钱玖万玖千玖百玖拾玖贯玖百玖拾玖文玖分玖毫玖厘,于地主武夷王边买得左金吾街咸宁县北石乡马保菖蒲观界地名地云峰岭下坤向地一面,上至青天,下极黄泉,东至甲乙麒鳞,南至丙丁凤凰,西至庚申章光.北至壬癸玉堂,阴阳和会,动顺四时,龙神守护,不逆五行,金木水火土,并各相扶,今日交券.应合四维,分付受领,百灵知见,一任生人兴功造墓,温葬亡人马氏二十四娘,万代温居,永为石记.……神仙若问.何处追寻,太上老君敕青诏书。急急如律令。”②此墓券碑首上刻有符箓,详见广东中山图书馆藏拓片。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第一百四十卷(冢墓部)曰:  “今人造墓,必用买地券,以梓木为之,宋书云: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买到某地云云.此村巫风俗如此,殊为可笑。及观元遗山(续夷坚志),载曲阳燕川青阳坝有人起墓,得铁券刻金字云:敕葬忠臣于处存赐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此唐哀宗之时,然则此事由来久矣。”③
    阴圹符右侧亦有注:“左右俱书,墓堂木幽静,山人不可催,真符千载后,石朽老人来。”这足解释符,”文句“寿山永远,石朽人来”。寿山,本为地名,一在福建闽侯县,以产美石“寿山石”著名;一在吉林伊通县,原为清初帝陵所在,清康熙二十年改名寿山.此符中之“寿山’,显然非指地名,而是指墓堂.古人谓人虽入葬,但魂魄尤存,故以墓堂为寿山,以棺木为玄宫,棺木中死者所卧枕头为寿山枕,并配以各种神符.南宋宁全真(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卷二六一《练尸生仙品》曰:“所谓灭度练尸仙符法者,五方安镇见于生尸妙经,周身符文见于升天宝诀,有沐浴冠带之法,殓殡安葬之文,魂升玉京,魄寄土府,冤愆仪释,神识安闲,缘会到来,时节契合,形神俱妙,振农霄衙,暂灭即生,与天地相保。”内收有(原寿山枕符法)。讲述寿山枕的制作方法,又有放置棺木内、死者身上的神符114道,“神枕、衣衾诸符,名升天符,用黄素朱书。”
    关于圹灵符之分阴、阳,《灵符神咒全书》解释说:“单葬押圹,凡人家单葬妻葬,单葬夫葬,古有阳待阴,阴待阳之说,若不押镇,必主重丧。宜用新砖一个,么青做平,上书神符,左边写‘身披北斗,头戴三台。右边写‘寿山永远,石朽人来’。背书‘长命富贵’,葬后十年大吉。”据此,则指单人葬方用此阳圹符、阴圹符。
    台湾隆泉书局1986年9月出版的许绍龙(符咒施法全书)第118页亦收有阳圹符、阴圹符(见图三)。其图式与《灵符神咒全书》第39页所载完个相同,当系同一出处。
  二、石门县《圹符碑》的含义
    石门县这道{圹符碑》的含义,依据众多道经的记载,基本可以理解,井皆有所本。此符大略可分为六个部分,下面依次说明。
    第一是符首,为“福寿”二字。这是祈求神灵让死者早日超度,直登福庭寿城。第二为“唵”字。唵宇本为佛教密宗最重要的真言种字。为冠于咒文最初之祈祷语,含有神圣之意。原于吠陀为应诺之意,又用为咒文及祈祷文首先发音之圣音。至(奥义书)附加秘密之意,成为观想之对象,进而作为梵、世界。依此观想之实修为达到第一义(梵)之法。唵之字义,据(秘藏记钞》卷九言有归命、供养、三身,警觉、摄伏等五种.本字由阿、乌、莽三字合成。阿,为菩提心、诸法门、无二,诸法界、性、自在等之意;乌,为报身之义:莽,为此身之义.合三字共为唵字,摄义无边,故为一切陀罗尼首。
    道教援引密宗真言,用于符咒法术之中,宋代已相当普遍。尤其是在超度广灵、祭炼幽魂方面,道教借用了唵字,再加上吽、吒,唎三个真言,便组成了宋代道教广泛使用的秘咒真符。南宋郑所来《太极祭练内法》卷中说,道教祭练诸宗各派,皆以“唵、吽、吒、唎”为用,或“用红印天书崦、吽、吒、唎四字,其下有一道符箓,名曰玄灵破地狱符”。“或有真书,唵吽吒唎四字,竟不涂者,又名六天真言.或有散书唵吽吒唎四字,间以金木水火土五字”。在灵宝法中,雷法中,天蓬法中,马灵官法中,皆引此四字真言入符,用以炼度亡魂。“亡魂得见宝箓,则见一丸焰焰炎上,恒赫神光之火.直上虚空,导之前行,照耀心目,身为光明,鬼神仰视之,以为至宝,故曰宝箓。”这类符箓除用于引导亡魂升人之外,亦可用于破除地狱,解救狱魂。“用宝箓初开通冥路,后颁赦时,先以破地狱作用书宝箓,告下冥官主者,放释罪囚而狱闪皆仰拜宝箓,宣传为赦书,当用冥官主者四字。其宝箓亦事各别,亦有独作用敕字者,有以唵吽吒唎四字叠书倒自上直拂下出者,皆破地狱作用。”
    石门县的这道阳圹符中的唵字,它的作用正是练度亡魂,脱离地狱,导其升天。虽仅为一字,却内含唵吽吒唎四字的意义。道教中不少利用唵字等真言书符者,如南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七所载盟真玉匮度魂韩君真箓是由“唵、韩君丈人、速、监、生、天”九个字组成。其中唵字即包含着“唵吽吒唎”四字(见图四)。宁全真的另一部道书(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卷二六六所收炼身三业符,是由“唵、宁、口、哩、水、火”六宇组成。《道法会元》卷一二一收有二道以唵字为符首的符,一是持瘟断后符,一是铁肩符,其唵字包含着“唵吽吽北帝敕”之义(见图五)。这些均是唵字在道符中运用的证明。
    石门县阳圹符的第三部分为与“生养护”三字组成.其中图案象征三台星君,文字表示内含奥义。道教谓天庭紫微垣中有三台星,其星神主人间禄寿。南宋元妙宗(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二曰:“上台真君身长一丈,面黄,吐黄气,散发,道装,浅黄之衣,手执玉圭,乘三素玄云,顶中有黄气,名虚精。中台真君真身一丈,面白光,吐白气满天下,道装、白衣、执白圭,乘白云.顶中有白气,名六淳。下台真君身长一丈,面青有光芒,气如丝射,暗立青气中,道服,青衣,执青圭,名曲生.”并有三台星形,注曰:“上台一黄,去却不祥.中台二白,护身镇宅。下台三青,治病除精。台星到处,大赐威灵。诛锄凶恶,敕疗群生。太上笔法,符到奉行。”道教符箓中三台星图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二所收三光符,卷三所收通目见鬼神符,卷四所收上清飞暴提神符,卷五所收水狱符.卷七所收禁蝎符,卷九所收天心正法铁券、真文契文、生大绢符;宋邓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卷三所收三光正气符、天罡符、三五正法符,卷五所收天心新干符、威灵神君三气符、保蚕断耗符、治痢疾符,卷六所收役使身中神符;《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卷二六0所书真气符、神府治病符、泊劳瘵断尸注符、摄召灵幡符、灵幡左首符,灵幡右首符、灵幡下左符、灵幡下右符、玉曹仙伯符、五札主吏符、定名功曹符、玉历功曹符、书名记过功曹符、召局中诸灵功曹符罢,卷二六九所收主水大将军符、主火大将军符、黄华藕形符、金液炼形符、罢水池符、罢火池符、监生真符、超生真符,皆有三台星图,以祈求星君赐福辟祸。
    至于“生养护”三字,正是祈求三台赐福祷词的缩写。南宋吕太古《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北斗都管消灾咒”曰:“北斗七星,天中人神;上朝金阙,下覆昆仑;调理纲纪,指挥乾坤……三台三台,生弟子来;三台三台,养弟子来;三台三台,护弟子来.”《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所载“北斗咒”曰:“……俗居小人,好道求灵,愿见尊仪,水保长生,三台虚精,六淳曲生,生我养我,护我身形。”《法海遗珠》卷十四所载“识二台法”曰:“学仙修真之士,尤宜识之,每见三台六星,即便拱手存拜,密念咒曰:上台虚精,中台六淳,下台曲生,除臣死籍,注臣长生,居位高迁,列居元庭.心意开朗,耳目聪明,三魂永久,延寿千龄,上朝金阙,瞻谒玉清,乘龙驾云,位登仙乡,急急如律令。二台生我来,三台养我来,三台护我来,急急如律令。”
    元代徐道龄《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卷三解释说:“上台星君号通妙玄道天尊,生生主者;中台星君号仁化昭德延福天尊,养养大神;下台星君号灵源妙有空洞天尊,护护天翁,虚精、六淳、曲生者,乃星村之内讳也。人能知星眉名号,而诚心顶礼敬者,则众恶消除,诸善备至。凡于静房端坐,思三台覆头……人非魂不生,非魂不 养.非魂不护,故言生、养、护矣。凡人之身,有魂则生,生必养,养必护矣,若生养了不护,则夭折也。延生之诀,正在此三字上。”以上是宋元道书中关于“生养护”三字的记载与解释。
    尤其重要的是,在隋唐以前的道书中已出现了内含“生养护”三字的符箓。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卷六所载“太上正一斩河邪箓”,“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太上正一盟威法箓》所载“太上保命长生箓”,皆包含了三台生养护的字句(见图六—1、2、3)。“其后的文献中亦常见这类的符箓,如(法海遗珠)卷四二所载的“脱厄符”,《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三六所载的“九宫安镇符”,《增补万法归宗》卷五所载“踏罡步斗法式图”,以及台湾版(符咒施法全书)所收“北帝平厄真符”、“安胎符”,符中皆有三台生养护的内容。由此可见,祈求三台里君生我、养我、护我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绝非明清的产物。这正是石门县阳圹符左侧所言“头戴三台”的真实含义,正如元人徐道龄所说:“思三台覆头……故言生、养、护矣。”
    石门县阳圹符第四部分为北斗七星图,道教谓北斗主持生死祸福,故生前祭北斗以求延年益寿,死后祈北斗护命超生。《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曰:“北斗居天之中,为天之枢纽,斡运四时,凡天地日月五星列曜六甲二十八宿诸仙众真,上自天子,下及黎庶,寿禄贫富,生死祸福,幽冥之事.无不属于北斗之总统也。人若诚心启祝,叩之必应。”每一颗星都有一位星君,七元星君为:贪狼星君、巨门早村、禄存星君、文曲星君、廉贞星君、武曲星君、破军星君。五代杜光庭《道门科范大全集》卷五七曰:“北斗七星.玉真仙灵,贪狼巨门,保臣长荣,禄存文曲,使臣聪明,廉贞武曲,卫臣安宁, 破军辅弼,护臣身形,恒居吉庆,水处福龄,注上生籍,除落死名,神清气朗,洞达幽明,御邪摄鬼,群妖摧倾,学道修真,我愿合成,七元扶卫,飞升紫庭,弟子皈命,愿保长生。”
    道教十分崇拜北斗,故其符箓中相当广泛地使用北斗七星图,象征皈命斗神,祈求注生落死。如《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一所收东北方仙真梵气符、东南方度真梵气符、西北方命真梵气符;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七二所收断尸注符、五方安镇符、安镇乾宫符,卷二七四所收解五行厄符、解产生厄符、解精邪厄符、解一切厄符: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所收十五道治瘟病符.符中均有北斗星图.故石门县阳圹符中的北斗 七星图,其含义亦与道经所言相同,所谓“身披北斗”,即指北斗之光芒覆盖全身,便可护命超生,直入天庭。正如(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卷二七五所言:“七星真光,照开道路,赤明开图,运度自然,过度三界,位登仙翁。”
    石门县阳圹符第五部分由“开、口”二字组成.这是意味着仙洞天门为亡者开放,亡魂可在三台、北斗神真的引导下,直入福地寿城。  《万法归宗》卷五所收“屏开仙洞符”,其下半部即与此同。其屏开仙洞咒曰:“奏畔之后,二气之英,开而成洞,唤之作声,仙童仙乐,仙音取酒,酒至设席,食临用而成象,退而敛形,取有漏卿,急急如律 令,吾奉三山九侯先生律令摄。”此外,台湾《灵符神咒全书》第168页所载《开口符》其中部即为《开口》二字,注 :“此符催开口。”亦可作为辅证(见图七)。
    石门县阳圹符第六部分是由一些图案与律令二字组成。这些图案的含义一时难以弄清,至于“律令”一辞,是道教咒中经常看到的“急急如律令”的缩写,这是象征道教神灵与祖师的法令、威力,以之镇伏鬼魔,护佑群生。概而言之,这道符的主要含义是希望借助道教神灵、三台北斗诸神的威力,护持亡魂脱离地狱,直上天庭,并福泽后人.
    三、石门县阳圹符的时代及流行范围
    湖南石门县夹山寺阳圹符及陕西米脂县出土的阴扩符,在台湾出版的两种符咒著作都有记载,可见这类镇墓圹符在台湾地区昔遍流行。 《灵符神咒全书》虽于1992年6月出版,但书中所收文献,符箓多为明清作品。考台湾道教的渊源,大多来自福建、江西,主要取法于明代的正一派,而与湖南、陕西等地区的道教关系不大。故该书及{符咒施法全书}中所收的圹符尽管与湖南、陕西的圹符一模一样,但似当来自福建、江西等地.
    至于石门山阳圹符中最重要的部分,即被一些学者认为隐喻着“闯王陵”的那些图案文字,实际上早在明初的道书《法海遗珠》、《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中已经出现。
    《法海遗珠》为宋元金丹派南宗及符录派中的正一派、净明派、北帝派、西河派、神霄派等符箓咒法之总集,《灵宝无量度入上经大法》为灵宝派道法之大全,两书皆编纂于明初,其年代早于石门县夹山寺圹符碑约三百余年。前者卷四二所收“脱厄符”,后者卷三六所收“九宫安镇符”,即为石门县阳圹符的主要原型。尤其是在《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中,还将此符从头至尾,加以分解,说明其书符过程,内含奥义,这对于理解道教符箓的结构和含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道教符箓的书写及结构,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它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鬼画桃符”,毫无章法:也不容教外之人“猜谜游戏”,随意解释。从整体上看,每一道符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符头、符腹、符脚。所谓“符头”,是指符的上部,这好比一个人的头部。“符腹”,是指符的中部,这是符的灵力所在,最为紧要.“符脚”,是指符的下部,好比一个人的脚。山符头、符腹、符脚三者结合,便成为了一完整的符。就石门县阳圹符而言,“福寿”,“唵”这二部分即为符头.“三台”,“北斗”及“开口”这三部分为符腹。“律令”及上覆的图案则为符脚。当然最为重要的足其符腹。通过对以下这道九宫安镇符的剖析,便可进一步证明前面我们对石门县阳圹符解释的合理性。
    道教的画符从表面看似乎简单,实则相当复杂。因为大多数符箓皆有几个符字,多种图案.并依一定的程序组合而成.在实际的操作中,需把符分为几个部分,以便依诀书写,这种分解叫做“散形”。在书画时,要依据不同用途的符箓,念诵与其相配的咒语,有时还需掐诀、存想、布气、变神,然后聚合成符。当由各种字体。图案、线条的散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道道符箓时,就叫做“聚形”。由“散形”到“聚形”, 就如同若干百草灵药经医生精心配伍,而组成的一剂剂方药一样。整个书画符箓的过程,就叫做“笔法”。《辰州符咒大全》曰:“书符亦如作籀篆钟鼎之文,笔次之先后起落,皆有一定,不可草率从事,否则必失灵应。盖所谓符者,非任意为之者也,其间亦有文字在,特此等系上古秘文,吾人不之识。”“故学书符者,以研究其笔法之先后为要着。然符之笔法,复杂异常,非道中人.一时颇不易得其端倪。”可见,了解其书符的笔法 是研究道教符箓的要害。
    九宫安镇符的散形为五个部分。在书画第一部分时,当念诵“三台咒”。在书画第二部分时,当念诵“三台生我来”。在书第三部分时,当念诵“三台护我来,三台养我来。”在书第四部分尸时,当念诵北斗七星的内讳“魁”。在书第五部分“开斗中真人”时,当念诵“天灵节荣咒”。从头历腹至脚.由散形至聚形,至此—道九宫安镇符完备(见图八)。
    把这道九宫安镇符略为变形,便构成了石门县阳扩符的符腹,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是相当明显的。依此规律,分析石门县阳圹符的结构与含义,亦当从上至下,依次解释:而不应如穆长青先生所说“从中到右,再到左”,因为这样的分析,违背了道教千年遵循的书符笔法,难以自圆其说。
    概括以上所说,我们的看法是;
    一、石门县夹山寺的这类阳扩符,并非湖南、陕西二省所独有。它曾为正一泒、灵宝派、北帝派、净明派、神宵派等众多道教门派使用,故当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尤其是在台湾,至今仍广泛使用。
    二、石门县夹山寺的这类阳圹符,其渊源可远溯至南北朝时期,直接脱胎于明初的道书《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法海遗珠》所载九宫安镇符、脱厄符。
    关于石门县夹山寺圹符碑的来源、含义、作用、时代以及流行范围,初步说明如上,恭请方家指正。

  

1996年12月20日       

 

(作者:李远国,四川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家佑,四川省博物馆研究员)

  注释:
 ①陈垣《道家金石略》第196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6月版
 ②见《道家金石略》第210页
 ③中华书局巴蜀书社会性986年6月影印本第7分册第7677页

 

 

 

 

 

 

 

 

 

Tags: 李远国  王家佑  禅隐说  李自成  

    网友留言

  • quote 1.亚瑟
  • 圹符碑是什么人死了在墓葬中有的,有没有等级之分,是有等级的人墓葬中有,还是平民墓葬中也有。
  • 2009-7-14 20:27:21 回复该留言

    网友留言

  • quote 2.亚瑟
  • 我在小时候在水库边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半截的青砖上面有许多符号和文字很模糊只看清一句:身披北斗,头戴三台。不知是不是圹符碑。
  • 2009-7-14 20:32:17 回复该留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2004-2023 lizicheng.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
鄂ICP备06008662号-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