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页面……

« 吴伟业著《绥寇纪略(通城击)》考实奉天玉和尚与野拂和尚年龄考 »
李自成十五代孙李志强先生到通城考察纪实
〖字体大小:

张毅强

 

 

 

2006年8月31日下午,李志强先生到通城考察,受到通城县政府罗东甫副县长和有关领导的热情迎接。

 

 

 

通城县“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会长、原崇阳县政协主席黎时忠同志与李志强先生亲切握手。

 

 

 

通城县政府办公窒主任陈红光、方志局局长廖四方与李志强先生亲切握手。

 

 

 

通城县“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常务会长曾步贤与李志强先生亲切握手。

 

 

 

通城县县委书记陈树林同志接见李志强先生并合影留念。

 

 

 

通城县人民政府县长李逸章同志接见李志强先生并合影留念。

 

 

 

通城县县委副书记李甫平同志接见李志强先生并合影留念。

 

 

 

县委书记陈树林、副书记李甫平、副县长罗东甫、会长黎时忠与李志强先生合影留念。

 

 

 

晚上,通城县县委副书记李甫平同志与李志强先生亲切交谈。

 

 

 

    9月1日上午,李志强先生在县委副书记李甫平、原政协主席黎时忠、方志局局长廖四方和有关领导以及“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的同志陪同下,首先考察的第一个地点是红桥(1966年改成园艺桥)。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村民误杀后,大顺军找不到凶手,于是对近山村民进行报复,姜家畈村民除极少数逃走外,其余均被杀光,山下的小河被鲜血染红,这条河上的桥被改为红桥。

 

 

 

    第二个考察地点元帝庙遗址。元帝庙建于何时,目前尚不清楚,但从其遗址出土的石牌和石像均有“大明正统十六年”等铭文来看,元帝庙的建造时间不会晚于此时。元帝庙遗址在九宫山蝙蝠形的翼旁,就是原来的的湖北电机厂发电机车间内,靠东侧。庙是座西向东的,西靠蝙蝠形山。李自成殉难后,庙就被大顺军烧毁。后来把庙东西向的垅,叫做元家垅。

 

 

 

    第三个考察地点李自成墓原址。李自成墓座落在九宫山北麓,原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李自成坟”。在墓不远处还有封建文人立的“罗公丹灶”“闯贼荒茔”石碑各一块。 1928年,国民革命军13军50师师长岳森(陕西米脂县人)至此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换原 石碑。1955年6月,县文化科函请省文化局拨款修缮李自成墓,并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5米高石碑,呈棱台形,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李自成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题词:“李自成是一位农民革命的伟大领袖”;右刻时任县长李仲秋撰“李自成之墓记”;后则放置原碑,陵墓四周,青松翠柏挺立,奇花异草相依。  
 

 

 

 

    第四个考察地点李自成墓第二次迁移地址。1971年,湖北发电机厂在此处建厂,遂将墓依原样向东迁徙300米。工人在墓周植树,维护修缮。1991年因大雨,山体滑坡,墓遂倒毁。

 

 

    第五个考察地点李自成墓第三次重修地址。1996年10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再度策划培修李自成墓,1997年4月竣工。墓建于九宫园艺场内,依原式样扩大,墓高9.5米,其中墓碑高4.8米,全墓用广西白、蒙古黑、石南青等大理石砌成,增刻县委书记熊传经,县长阮英梓撰“重修李自成墓记”,免费对游人开放。

 

 

 

 

 

在李自成墓前,李志强先生和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分别向农民领袖李自成敬献花圈,李志强先生按陕西风俗举行祭祖仪式。

 

 

 

    通城县县委副书记李甫平、原政协主席黎时忠、方志局局长廖四方和有关领导以及“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的同志与李志强先生在李自成墓前合影留念。

 

 

 

通城县县委副书记李甫平在原国民革命军13军50师师长岳森于1928年为李自成立的“李自成之墓”石牌前与李志强先生合影留念。

 

 

 

本站站长张毅强在“李自成之墓”石牌前与李志强先生合影留念。

 

 

 

    第六个考察地点是原姜家畈(今续家畈)。祭奠结束下山,李志强先生到续家畈采访当地村民续文炳老人,这位老人今年75岁,是宝塔村三组村民。续文炳老人讲述了祖辈的传说: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当地村民打死后,姜家畈的村民除少数逃走外,其余都被李自成的兵杀死,血染红了前面小河,小河上的桥改成了红桥。我们续家是从山西雁门关迁到崇阳石咀的,看到这里的田地无人耕种全荒了,我们又迁到这里落户,这里后改名为续家畈。九宫山上还有不少姜家古墓,过去,在外地的姜家后人每年清明节来九宫山祭祖扫墓,直到土地归集体,他们才没有再来。

 

 

 

李志强先生到续家畈续文炳老人合影留念。

 

 

 

 

    第七个考察地点九宫山寺。九宫山寺建于唐朝开元元年,是唐朝著名道士罗公远修炼处,因此,“九宫山”又名“罗公山”,现在九宫山寺山下不远处仍保留有罗公远真人墓。九宫寺几经焚毁和修复,李自成在九宫山殉难后,九宫寺也被大顺军烧毁,抗战时又被日寇飞机炸毁,解放后用作仓库,1998年由徐本莲老人出资重新修复开放。

 

 

 

    在九宫山寺左旁还竖有“乾隆甲子”年立的“九宫界碑”和“永垂千秋”功德碑各一块,寺门口树下还竖有一块2000年出土的“九宫山田”界碑。

 

 

 

    下午3点,在通城宾馆会议室举行李自成十五代孙李志强先生来通城考察座谈会,座谈会由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会长黎时忠同志主持,县长李逸章、县委副书记李甫平等领导和40多位来宾参加了座谈会。首先,由通城县县长李逸章致欢迎词,接着,由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常务会长曾步贤、副会长吕杏庐分别介绍十几年来关于李自成殉难通城的考证情况和1997年通城参加北京李自成归宿研讨会受到阻挠的前后经过。李志强先生也详细介绍了富县太平村李自成后裔情况、太平村李自成纪念馆的筹建情况、来通城考察的目的和考察后的初步感想;黎时忠同志代表通城县人民政府向李志强先生赠送《通城县志》、《李自成殉难通城资料选编》和通城县名人书法,李志强先生也向通城县方志局赠送了《李自成家谱》。

 

 

 

 

<

<2008/12/200812010955274683.jpg" >

 

 

    座谈会结束后,一起参观了“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举办的李自成殉难通城文物史料展览,共展出“米脂李延”佩剑、“永昌通宝”、大顺军马铃、明史、乾隆御批纲鉴、清初南明野史、家谱等文物史料30多种。李志强先生反复察看了“米脂李延”佩剑,认为是难得的珍品,结合通山、通城家谱对“李延”的记载,认为通山县程九伯打死的是李延,绝对不是李自成,通过考察,李志强先生认为李自成殉难通城的可能性最大。

 

 

 

 

李志强先生考察大顺军进入平江的线路——通城与平江交界的界上。

 

 

 

 

 

 

    9月2日上午,李志强先生考察大顺军从蒲圻、崇阳古驿道过药姑山进入通城,驻扎大坪、杨部、墨烟、邓家、桂家、石人冲,后通过雁门关进入巴陵和进入岳州、临湘路线。岳州府志、巴陵县志、临湘县志和通城当地家谱均有记载。

 

 

 

李志强先生与通城县“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同志在通城与岳阳界上合影留念。

 

 

 

 

9月2日下午,李志强先生考察大顺军通过古驿道南楼岭进入江西修水县(宁州)线路。

 

 

 

李志强先生在蒋介石先生书“气壮山河”碑石前留影

 

 

 

9月3日,李志强先生圆满完成对通城的考察,与“李自成归宿通城研究会”的同志合影留念

Tags: 李志强  通城  李自成  

    网友留言

  • quote 1.灿烂
  •   咸宁发现明代宝剑 可能是李自成佩剑

      (湖北日报2005-04-12 07:00:12)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 咸宁电台记者唐德君、通讯员罗小民、刘会林、姚华民报道:8日,经省和咸宁市有关专家鉴定,咸宁民间收藏爱好者收藏的一把古代的宝剑,可能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佩剑。

      这柄剑长75厘米,剑身48厘米,手柄处一面刻有“米脂李延”字样,另一面嵌着七星铜点,剑柄系犀牛角质。根据宝剑的材质、铸造工艺及有关记载,专家认定宝剑出自明朝末年,可能是李自成的佩剑。
    由 lynn 于 2013-4-13 20:06:53 最后编辑
  • 2010-8-18 8:22:22 回复该留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2004-2023 lizicheng.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
鄂ICP备06008662号-1  联系我们